一、红军长征在环县概述
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红军长征时,曾在环县境内行军7天跋涉500里路程,离开甘肃进入陕西。
1935年10月11日,毛泽东、彭德怀给叶剑英等发电,部署了以红军一纵队为左路,二、三纵队为右路的两路行军路线,从镇原三岔分兵两路,经刘家梁(今属车道乡魏洼村)北上进入环县。
一纵队经杨家店子(今属车道乡魏洼村)、赵家掌(今属车道乡万安村)到杨家掌(即今车道乡杨掌村)、蔡家坡(今属车道乡陈掌村)一带宿营。12日经胡家台(今车道乡安掌村)、张家掌(即甘沟畔,今属车道乡代掌村)、碾盘掌、地椒掌、杨洼、张家吊掌、堡子山、张家湾湾、杨家井、莲台(以上今属车道乡樱桃掌村),下午6时到沙井子,经瓜园滩、白山梁、毛家川、洛渠、高洼(以上今属虎洞乡沙井子村)、庙梁、前湾、阳店子、庙渠、新庄、杨庄,到刘渠(今属车道乡刘园子村)一带宿营。13日,再经陈家洼、连家川、细木梁、卜家川(以上今属小南沟乡天子渠村),丰台贫、刘家高山、刘家庙庄、甘沟湾(王山畔)、小南沟、北梁、高崖沟(以上今属小南沟村)、华家湾、杨滨湾、前台,与二、三纵队回合后,夜宿郑家湾、刘家湾(以上今属小南沟乡汪天子村)一带,处决固原县民团团总武双德、环县团总张文杰。
二、三纵队11日自镇原三岔出发后,途经演武(洩郭咀)、寡妇川(今属演武乡沙地洼村)、四合台、瓦铁沟(今属合道乡梁坪村)、寨子坪(今属何坪乡寨子坪村)、沈家岭、张家沟(以上今属何坪乡沈家岭村)、阎台子、彭家河、高崾岘、麻堡子、吴家掌、乏驴坡、甜水沟(以上今属虎洞乡),于12日清晨在虎洞一带与国民党东北军稍接火后,中午宿营于贾驿。13日经贾塬、刘家掌达玄城沟、私盐路一带与一纵队会合。当日下午,一纵队出玄城沟向国民党35师守备营防地河连湾前进,宿营于河连湾、杏儿铺、洪德城一带。14日河连湾庙岗子遇敌发生战斗,歼敌100多人,这次战斗中战斗英雄毛振华牺牲。16日,二、三纵队出玄城沟,沿环江北上,折东往打柴沟、祁家塬、许家掌、都后滩、桃树掌。15日经韩老庄到东老爷山庙宇宿营;16日达陕北木瓜城。一纵队从河连湾、洪德一带出发,沿环江东川往万家湾、曹家湾、蒲家湾前进。途中不断与35师之骑兵部队周旋。16日晚,宿营于耿家湾一带。17日,为摆脱敌骑兵尾追,取道黑城岔、往黄泉、耿家湾、慕家油房向陕北之木瓜城、铁角城前进。
此外,红军曾三次途经环县:
早在1934年11月14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骑兵团1连1排提前到曲子新城后化装进城,16日奔袭曲子镇获得战斗胜利。
1936年6月1日至10日,西方野战军活动在曲子一带,打响了西征战役的第一仗;
1936年10月26日,红军一、二、四三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后,由固原以东进入环县,11月21日至12月12日,与胡宗南部在山城堡地区决战,共歼灭敌1个旅又2个团。决战山城堡取得了重大胜利,沉重打击胡宗南部的嚣张气焰,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边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红军长征在环县大事记
1、河连湾战斗
1935年10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河连湾时,遭到国民党与当地民团的阻击。当时,守敌有国民党守备营和国民党环县民团共300余人,他们长期守在河连湾庙岗子一带,经常滋扰、残害当地老百姓。红军长征到这里,群众纷纷前来控诉。
由于庙岗子周边全是几丈高的断崖,断崖上又有敌人的严防死守,要想直接攻打庙岗子困难重重。为了有效、快捷地消灭敌人,时任红四团第一连连长的毛振华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决定给国民党势力一个有力打击,为红军部队的顺利通过扫清道路。
毛振华从群众家借到一把梯子,架在庙岗子敌据点南侧的一个断壑上,攀爬上去,准备跃进土围子。就在爬梯子的一刹那间,几个红军战士却被敌人的一排**击中,毛振华也当场英勇牺牲。英雄的牺牲激起了战士们的极大愤慨,他们向守备之敌发起了猛烈还击,当场歼灭国民党士兵和地方民团武装100多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英勇的红军战士彻底拔掉了国民党地方民团在河连湾庙岗子的据点。
2、山城堡战役
1936年11月18日当晚,周恩来从陕北赶到环县河连湾前敌总指挥部,与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刘伯承、肖劲光、赖传珠、陈赓等红军将领研究部署山城堡战役的作战计划。19日,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下令歼灭国民党右路第七十八师。红军的具体部署是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及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隐蔽埋伏于山城堡的东、南、北三面,担任主攻任务;十五军团以小部分诱敌深入;红二方面军和八十一师于洪德城、环县及其以西地区,担任策应各方和迟滞敌东北军的任务;第二十八军在宁夏红井子一带钳制敌左路第一旅。
山城堡位于环县以北洪德和甜水堡中间地带,川原交互,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利于大部队设伏。11月20日,国民党七十八师进占山城堡一带,实际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11月21日下午2时许,红军发起总攻,迅速将敌包围,截断其向甜水堡方向的退路。担任主攻任务的一军团一师、四师迅速向敌前沿阵地马掌子山发起猛攻。黄昏以后,红军发挥夜战、近战优势,勇猛穿插,与敌展开肉搏,很快攻下了马掌子山阵地,并歼灭哨马营之敌。敌军顿时全线溃散,红军对逃跑之敌实施追击,将其压迫于山城堡西北山谷中。经过一夜激战,敌大部被歼灭,其余被俘虏。22日上午战斗胜利结束。此役,共歼国民党胡宗南部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及二三四旅两个团,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装备物资。与此同时,红二十八军还有效击溃了向盐池、定边方向进攻之敌。23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在山城堡召开了团以上干部祝捷大会,朱德、彭德怀、贺龙等讲了话。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后一仗,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后一仗。
3、三百红军战士一夜离奇牺牲在耿湾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主峰,在青石嘴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毙敌200余人,俘敌近百人。战斗结束,毛泽东纵情吟词:“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可是当红军来到环县耿湾的时候,毛泽东被一份报告惊呆了:驻扎在耿湾镇外的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竟无声无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报告称,原因初步断定是食物中毒。
毛泽东无比愤怒,令保卫局迅速查办谋害红军将士的凶手,但案情没有丝毫进展。红军到达陕北后,曾派专人返回耿湾镇再次进行侦破。但经过数月调查,仍未找到任何线索……
50多年过去,到了1989年秋天,兰州军区驻宁夏的某部给水团奉命到环县进行水质勘探调查。给水团水文地质工程师王学印、王森林走访时,听到当地老人回忆说:“当时天色已晚,队伍里很多人饥渴难忍,就到沟谷里找泉水喝。可是万万没想到,第二天这地上躺倒了一片一片的人,再也没有醒来。”
了解这一情况后,给水团的官兵们根据已掌握的当地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及采水样分析,震惊地发现:这里的泉水和沟水咸而苦涩,水中钾离子含量高得惊人。同时又发现这里的水中钠离子含量更高,并且这里有些地方的泉水和沟水溢出外流时,有不少气泡呈间歇状冒出来,且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表明该地为石油分布区,发育活跃,这些气泡从油层冒出,就很可能带有大量氰气。
氰气与钾结合生成氰化钾,与钠结合便生成氰化钠,这是两种剧毒性化合物,人体若摄入50微克,便会无任何痛苦和知觉就无声无息地死去。当年300多名红军之死是否与饮用了含有这两种剧毒的水有关呢?
整整3年,王学印和王森林跑遍了银川所有水文地质和石油化工科研单位,通过科学检测,最终证明他们的推断和采样分析完全正确。
检测结果由兰州军区报中央军委,六盘山下红军牺牲的悬案终于破解。(摘自《解放军报》,有更改)
三、环县概况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踞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东、西宽约124公里,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10镇10乡,有251个行政村、6个社区、14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59万人。
一是历史悠久县。环县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在历史上属西北边陲之地,禹贡九州之时,属雍州之域。秦汉时设北地郡,三国两晋时属安定郡,隋置弘德县,唐属方渠县,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为避太祖讳,改为环州。后周显德四年(957年),降为通远军。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复为环州。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环州为环县,隶陕西行省庆阳府。康熙八年(1669年),置甘肃省,环县始从陕西省改归甘肃。
二是革命老区县。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陕甘宁苏维埃省委省政府曾设址于环县河连湾。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等就进入环县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了长征。习仲勋同志是第一任县委书记。
三是资源富集县。环县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煤炭预测储量684亿吨,煤层气3480亿立方米,石灰岩2000多万吨,白云岩1200多万吨,其中千米以浅整状煤田51亿吨,规划建设“三大矿区”、“五大煤矿”,其中刘园子年产90万吨煤矿已正式投产,甜水堡煤矿年产240万吨煤矿联合试生产。石油地质储量超过5亿吨,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是长庆油田主产区。风能资源丰富,规划建设“六大风场”,其中华电南湫20万千瓦、华电毛井一期40万千瓦、华润甜水堡一期5万千瓦风电场已建成投产。同时,环县盛产五谷杂粮,优质小杂粮产量居甘肃省之首,是“中国小杂粮之乡”。
四是特色文化县。县内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羊羔肉、黄米酒、荞剁面、燕面柔柔等地方小吃风味独特,闻名遐迩。旅游资源丰富,有横亘中南部的秦长城、风景优美的道教名山东老爷山、巍峨壮观的宋代砖塔、彪炳史册的山城堡战役和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遗址等可供游览观瞻的旅游景点330多处。道情皮影2006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2011年正式入选“世遗”,先后15次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国出境交流展演,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了三届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是“中国皮影之乡”。
五是山区贫困县。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高度在1200—2089米之间。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接近2000毫米,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是全省58个贫困片区县之一,是全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的县。2018年59个行政村脱贫摘帽,6376户26970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