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军曾宪祯流落会宁
70多年前,一个14岁的叫曾宪祯的孩子,是个小红军,他从江西兴国来到甘肃会宁。他当时参加的是红一方面军,被编在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三营三连,先后当过勤务兵、号兵、卫生员。
他所在的部队纵队1936年10月从通渭县城出发分别北进到达通渭县的寺子川、义岗川和会宁县党家岘乡的梁家河一带时,遇到国民党民团董本斋部阻击,在战斗中,曾宪祯腿部受伤,由于当时药品奇缺,未能及时治疗,致使腿伤溃烂化脓。他挣扎着向村子爬行,敲响陇西川梁锦云家的大门。梁家夫妇赶紧从门里跑出来,扶起曾宪祯进到屋里。他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梁夫人赶紧给他端水,给他换掉衣服,把那顶红军帽藏在了衣柜里。
第二天,梁锦云就告诉村里人说,他收留了一位要饭的孩子,给自己做干孙子。他们请来当地的名医郑斌发给曾宪祯看伤、敷药,每天用艾叶、薄荷煎水清洗伤口。起初的日子,梁老夫人看曾宪祯手上有伤,端碗都困难,就亲自给他喂吃喂喝。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个顽强的小红军活了下来。
梁家从来不把曾宪祯当外人看,处处呵护着他。有一次,曾宪祯被人欺负了,是几个外地在村里干活的人恶作剧,梁夫人知道后拄着拐棍去找那几个不懂事的外地人算账,回到家里还气得直流眼泪,一天都没有吃饭。梁家人把曾宪祯当亲人一样看,渐渐地,曾宪祯也把梁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梁家夫妇当自己最亲的亲人。他的腿伤好了后,就给梁家放羊。他看着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一件件往事就浮现在他的脑海:想起杳无音信的双亲和遥远的家乡,想起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但他又庆幸自己在九死一生中遇到了一户好人家。为了报答这户好心的人家,他每天早早地把羊赶出羊圈,拣草多草嫩的地方去放牧,因而他放的40多只羊个个膘肥体健,活蹦乱跳。过了两年,曾宪祯长大了,开始在梁家学做庄稼活,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他样样都学得很快,加上能吃苦耐劳,很受村里人的喜欢。
曾宪祯20岁那年,在梁家一家的操办下,与全家逃荒到会宁陇西川的秦安姑娘胥桂英结婚。他们结婚后,与梁家居住一段时间后,曾宪祯小两口与梁家分开过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岁月在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中,缓缓走过。
梁家夫人去世后,曾宪祯十分悲痛,他像梁家的子女一样给老人戴孝,并要求改姓梁。梁家人理解曾宪祯的感情,但坚决不让他改姓。厚道的梁家人觉得承受不起这么重的感谢。
党和政府给了曾宪祯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参加了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等工作,随后又让他先后担任杨崖集、陇西川、双城岘、侯家川等当年红军经过的会宁南部几个乡的乡长、乡党委书记。同时,参加了会宁北川渠、吴川水库的建设。他在工作中始终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他却越来越感到自己由于没有文化而对工作的影响,于是决定提前离休,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深感自己没有文化的痛苦,因此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文化,有知识,同时,做人要厚道,生活要节俭。
他一生都喜欢种树,工作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把树种到哪里。离休后,他在陇西川南河滩上开辟了10亩地的蔬菜果园,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烤背,他一年中的大多时间都在园中锄草浇水。当蔬菜满园、果树挂果时节,他就把那些青菜、白菜、萝卜、杏子、梨子分送给村里的乡亲们品尝,看着大家提筐背袋,来分享他的劳动果实时,他感到一种幸福和满足。
他还经常出现在陇西川学校的校园里,每当少先队过队日,或者重要的纪念节日,他都会被学校请去给孩子们讲长征的故事,他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孩子们激动不已。时间长了,他和孩子们有了感情,他看到有些孩子上学路太远,就让孩子们住在他家里,尽管有许多麻烦,但他分文不取。
在那些困难的年代,村里人都不宽裕,他相比较还算生活好一些。不管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包括谁家缺粮少盐,他总会从自己家中抠出一些,以解左邻右舍的燃眉之急。
他常说,他作为一个红军战士,没有走完所有的长征路,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同时由于没文化,不能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但他可以做些小事。事情虽小,却可以反映一个老红军的情怀。
前些年,曾宪祯老人去世了,他亲手栽培的那些树,像一个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陇西川的山山坡坡上讲述着他在这里经过的风风雨雨……
一年的清明节前夕,曾宪祯老人的儿子曾庆余,带着女儿从会宁出发,一路奔波,去了兴国,寻找“红军”父亲当年的足迹。寻找他父亲的出生地。
听说一个从兴国出去的老红军的儿子要来寻根问祖,家乡人表现出很大的热情。邹小龙深情的安慰,陶亮、陆江萍、王存彬等忙前忙后的奔走,帮助他查找线索,陪他参观,给他介绍当地的变化,让曾庆余感到回家的温暖。他的同族侄儿曾繁欣、曾繁荣帮他寻找他父亲出生的村子,讲他家的过去,祭奠他的爷爷,给他讲兴国的革命历史……
行走在兴国的红土地上,穿行在青山绿水、崇山峻岭中,曾庆余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崇敬和感动。
曾宪祯参加红军后,家里只留下两位老人,还有曾宪祯的童养媳,叫袁桂凤。曾宪祯的父亲曾昭葱去世后,袁桂风就离开了这个家,曾宪祯的母亲朱氏改嫁他乡。老家的人都以为曾宪祯牺牲在长征路上了,曾宪祯父亲的坟70多年来没有被祭奠过。曾宪祯一直惦记着老家,一直想到父亲的坟头上去看看,但终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曾庆余为了了却他父亲的心愿,终于来到了崇贤乡爷爷的坟前,当他跪在那荒草丛生,几乎分辨不出的坟堆前时,他知道他是替父亲曾宪祯而跪,也是以自己作为孙子的身份而跪,同时也是以老红军的后代对着这片浸透了先烈们的鲜血土地而跪。草木无言,躺在地下的白骨无言,本来心中有万千语言要说的曾庆余此刻也无言,只有从刚刚返青的庄稼地和树梢上吹过的春风轻轻地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人生故事……
2、红军烈士桥小红军战士救魏煜
这是一个发生在会宁会师期间的真实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小红军战士用自己年仅14岁的生命救下了县城魏家的孩子,孩子名叫魏煜。
1936年10月9日上午,这一天风和日丽,会宁城的大街小巷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街道上到处飘扬着红旗,南门上还搭起了欢迎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简易彩门。几个小红军战士在街上一边哼着刚刚学会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合歌》,一边刷贴着标语。
住在县城东关的贫苦市民魏鸿儒像往常一样,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魏煜前往设在邢家台子邢家大院里的红军总司令部,不时和街上的红军战士打招呼。魏鸿儒是读书人,红军攻占会宁城后,他主动来到总司令部,帮助小红军战士抄写文件、撰写公告、书写宣传标语。
大约10时左右,魏煜和贴标语的小红军战士们来到离县城西门不远的一条街上,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敌机袭来的轰隆声,小红军战士扬起手大声喊道:“快躲开,飞机要投炸弹了!”街上的市民们听到喊声,立即散开,隐蔽起来。可是年幼的魏煜还在街头玩耍,敌机的炸弹已经呼啸而来,落在了街头,就在这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有一位小红军战士飞身而出,将小魏煜扑倒在地,护在身下。一阵硝烟过后,孩子得救了,小红军战士却躺在了血泊中。魏煜吓得哇哇大哭,右手指头被炸掉了两根,朱德总司令闻讯赶来,悲痛地说:“他是我的小老乡,今年才14岁,12岁就参加了红军,他的父亲、哥哥都死在了国民党的屠刀之下,母亲在给红军送粮食的途中,饿死在路边的草丛中。他们一家人都为了革命牺牲了,他可是独苗啊,没想到却留在了这里。”这时候,魏煜的父亲魏鸿儒也跑来了,他从朱德总司令手中接过小红军战士的遗体,泣不成声。
为了报答小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魏鸿儒决定把他埋葬在自家的祖坟旁边,并立下一条规矩: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魏家人在祭奠祖先的同时都要在小红军战士的坟上添一把土,以表达对小红军战士的感恩和纪念之情。
魏煜长大成家后,有了3个儿子,魏鸿儒分别给孙子们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他希望后辈儿孙们永远记住红军长征的历史和血浓于水的恩情!
3、长征胜利会师前夕倒下的副军长
在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梁一座普通的山岗上,长眠着800余名红军指战员,年仅28岁的副军长罗南辉是那场阻击战中牺牲的红军最高将领。如今,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默默诉说着82年前那段悲壮赞歌。
罗南辉,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曾在水烟铺做工。1926年进入川军江防军第7混成旅当兵。192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所在部队从事兵运工作。他团结教育下层士兵,组织成立“士兵联合会”,同反动军官作斗争。1929年6月参加第7混成旅旅长邝继勋等领导的遂宁县射洪嘴起义,任起义军营长。后被党组织派往川军江防军第2混成旅继续做兵运工作。1930年10月参与领导该旅一部在汉州(今广汉)举行武装起义,任警卫大队长。
1930年底,罗南辉赴四川万县任中共川东特委军委书记,不久因叛徒告密被捕。他在狱中立场坚定,机智巧妙地同敌人进行斗争,始终未暴露身份。出狱后,任中共四川省委除奸小组组长,领导该小组处决了一批叛徒、特务,保卫了党组织的安全。
1932年罗南辉任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军委书记,同年11月参与发动和领导南部县升(钟寺)保(城)农民起义。后奉派到川军第29军做兵运工作,1933年春率该军1个连起义,参加红四方面军。同年10月任新成立的红33军副军长,率部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他担任前线指挥,率部连续打退敌人20余次轮番进攻,歼敌4个团,俘敌近2000人,取得红33军成立后的首战胜利。后指挥所部清剿川陕边反动武装“神兵”的作战,取得五战五捷、歼敌5000余人的重大胜利,有力保卫了后方的安全。
1935年罗南辉参加长征,曾率部担负筹粮任务。在人烟稀少的藏民地区,他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走村串户,收集、购买粮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部队的需要。同年11月,红33军与红5军团合编为红5军,他任副军长。后在甘肃通渭指挥作战中负伤。1936年10月,为掩护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罗南辉奉命率红5军担任后卫,他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在甘肃会宁华家岭一带阻击敌人。10月23日在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梁遭敌机轰炸,罗南辉壮烈牺牲,年仅28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闻讯后悲痛不已,他流着眼泪说:“南辉同志是红军中的一位优秀指挥员,他的牺牲是我军的一大损失。”
为了铭记先烈的英雄业绩,1986年10月,会宁县人民政府在大墩梁烈士陵园修建了大墩梁红军烈士纪念碑。1996年10月,会宁县人民政府对大墩梁烈士陵园又进行了全面维修、扩建,并在罗南辉墓前新立墓碑一座,以表达对这位红军优秀指挥员的深切怀念。(新华社成都10月13日电 记者吴文诩)《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4日 04 版)
4、柴师长长眠会宁,红军嫂千里寻亲
柴鸿儒,又名柴洪宇,河北邯郸人。他参加红军的时候,年仅25岁,刚刚结婚的他来不及度完蜜月,就匆匆告别了妻子李凤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红色的征途。
他走的时候,天还未亮,他拉住妻子的手说:“凤琴,我是为革命生的,不为咱穷人打出天下,我就不会回家!”他为心爱的妻子揩去眼角的泪水,就消失在满天的星斗里,消失在李凤琴泪眼模糊的视线里。
她等待着,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李凤琴苦苦地等待着,切切地寻觅着,等待着丈夫胜利归来,寻觅着丈夫高大英俊的身影。
可是,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22年过去了,哪里还有丈夫的音讯!
1958年秋天的一个黄昏,柴师长当年的警卫员王树堂来了。他用颤抖的双手掏出了两张纸来,一张是柴师长的烈士证,一张是他画的柴师长长眠之地的草图。
烈士证上“柴鸿儒”三个血染的大字,深深地戳进李凤琴的心脏,天旋地转,肝肠寸断!
她顾不上悲痛欲绝的身子,迫不及待带着柴鸿儒的侄儿柴骥,从千里之外赶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千里寻夫,来到会宁,爬上慢牛坡,揪心之痛钻入她的灵魂,她抓起一把慢牛坡上的黄土,紧紧地贴在胸口,一点点温情融入肌体,一屡屡思念弥散在慢牛坡的山头。她揪下一撮丈夫坟头上的野草,含在嘴里慢慢咀嚼,一丝丝苦涩渗人她的血液……
空旷的山野里,一群鸽子引颈嘶鸣,一股秋风从在坟头旋起,摇摇摆摆,没入天际……
为了能在暮年的时光里,陪伴丈夫的英灵,宽慰自己的思念,李凤琴决定把丈夫的遗骨迁回老家,安葬在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在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的文庙大成殿前,会宁人民为柴师长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数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佩戴白花,寄托哀思,簇拥着长长的队伍,呼唤着柴鸿儒的名字,争扶着柴鸿儒的灵柩,为敬爱的师长送行。
此情此景,令李凤琴感慨万千!她满含热泪,深情地说:感谢姜启林老人!感谢会宁人民!(作者:红色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