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征文化

红西路军在山丹长征故事

2019-08-25 admin 从头越 浏览1903

1、但复三抛家弃子护送陈昌浩

陈昌浩

1937年3月14日在肃南红石窝召开会议后,陈昌浩、徐向前化了装,扮成生意人的模样,二人昼伏夜行,往东前进。

一天傍晚,陈、徐二首长走到山丹县大马营沙锅口的沙河滩一个小崖口烤火时,遇上农民万怀章(原籍湖北广水)赶着毛驴采药回家。陈、徐二人见一位农民走过来,便主动上前和他搭话,请求帮助找点水喝。万怀章听出二人都是外地口音,有一位(指陈昌浩)操湖北音,以为他们是生意人,便主动带他们到大马营窑坡甘家庄自己的姐夫老中医但复三家中。

但复三,原籍湖北大悟县高店乡但家冲人,青年时代在家乡行医。广水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活动的地区之一,他亲眼目睹了红军打土豪,分田地,领导农民闹革命的情景。后来,但复三妻子万氏病故,为了生计,他便与妻弟万怀章避乱流落山丹,续徐氏为妻,生一男一女。之后定居窑坡甘家庄,与村人周启宁合开中药店,行医济世,人称“但湖北”。

1936年底和次年初,红西路军远征河西进入山丹,他目睹红军军纪严明,不扰百姓,深受感动。当红军作战失利后,他多次冒险收留流落红军战士,为伤员治病,并资助盘费使其归队。

但复三见到陈昌浩、徐向前后,虽不知他们的真实身份,但当听到陈昌浩操湖北口音,便以老乡相认。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他们毫无戒备地寒喧起来。但复三让家人做饭招待,并留宿家中。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陈、徐二人始终以生意人自称,但复三也不便深问细究。从但复三的言行举止中,陈、徐二人感到他为人忠厚,比较可靠,便在但家留宿过夜。

第二天拂晓,徐向前起床后,大声对陈昌浩说:"老陈,起来,天亮了,上路吧!"可陈昌浩起不来了,胃疼得很厉害,又发高烧,无法继续赶路。这一新的情况,使徐向前感到意外。为了避免引人注意,暴露身份,经两人商量后决定陈昌浩留在但复三家中养病,徐向前独身一人前往陕北。征得但复三同意后,陈昌浩只好暂住但家养病。

陈昌浩与徐向前分手后,在但复三家大病一场。但是中医,他为陈昌浩诊病配药,精心治疗,使陈昌浩的病情大有好转。一天夜里,突然有人敲门,来人是十多天前在但复三家中住过,临行时但复三又资助了路费的自称姓王的"同乡"。但复三从来人口中得知,在他家养病的湖北同乡是西路军最高首长陈昌浩。

姓王的红军走后,但复三试探着问陈昌浩的身份,此时的陈昌浩仍有一定的戒心,只是含蓄地说:"白银能买黑心人"。但复三为了消除陈昌浩的戒备心理,遂向陈昌浩起誓。陈昌浩通过多日的仔细观察,对但复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才向但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西路军的一些情况。于是二人以兄弟相称,对外说是来河西做生意的同乡。

从此,但复三更为陈昌浩的安全担忧,处处倍加小心。窑坡虽然地处山丹县偏远山区,但当时马家队伍还隔三间五来这里盘查搜捕流落红军。一天,马家队伍一伙人到窑坡搜查红军,但复三闻讯后急忙将陈昌浩藏在一草堆中,后又转到地窖中,使其免遭劫难。赶忙拿出羊皮、羊毛和陈昌浩谈生意,陈昌浩也若无其事地,一边打哈哈、递烟,一边大谈生意,敌人没有发现破绽,只好离开。

从那以后,但复三不敢让陈昌浩继续留在家中,他和义子聂有成、妻弟万怀章趁黑夜将陈昌浩转移到大黄山柳沟曹家大口子窑洞里隐藏养病,经常以进山采药为名,秘密给陈昌浩送去药品和食物。还亲去张掖福音堂(西路军联络点)为陈昌浩买药。不久,敌军清乡,陈昌浩处境危险,有一次被山里找牲畜的人发现,为防不测,但复三又将陈昌浩秘密转移到大黄山钟山寺后的松林中,隔三间五暗中叫义子聂有成送去药品和食物。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调养,陈昌浩的病情逐渐好转,体力也得到恢复。这时陈昌浩向但复三提出要去陕北找党中央。经过认真考虑,但复三毅然决定弃家舍子护送陈昌浩去陕北。他瞒着家人打点行装作准备。为了路途安全,临行时又带上义子聂有成。一路上他们三人装扮成一家人,以行医为掩护,牵着一头毛驴,向东而去。

但复三送走陈昌浩后,与义子聂有成返回湖北老家。第二年九月病故。义子留在湖北定居,直到解放后病故。

2、救遗孤,祁连山中结连理

1937年3月,红西路军石窝分兵后,妇女独立团被打得七零八散,妇女独立团3营副营长兼连长肖有德和二十多名男女战士一路撤到肃南马蹄寺一带打游击。数日后,一起的战友们越来越少,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走散了,还有人连冻带饿,在伤病折磨下倒在了行进的路上,最后只剩下肖有德一人独自流落到祁连山中,陪伴她的只有阵阵松涛、皑皑积雪和刺骨的寒风。马上要分娩的她,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肖有德的丈夫名叫张家飞,也是一名红军战士,是她的四川通江同乡。在长征途中他们结为革命夫妻。西路军渡过黄河西进河西时,张家飞得知妻子怀有身孕,激动不已。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张家飞知道自己随时都有牺牲生命的危险。于是,他告诉妻子肖有德:“如果我不幸牺牲,请你一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把他(她)抚养成人!” 不久,在古浪战斗中张家飞英勇牺牲。

作为一名红军女战士,肖有德没有时间为丈夫的牺牲悲伤难过,她把对敌人的仇恨深埋在心中,勇敢地投入到每一场战斗中去。同时,她也尽力保护着肚子里自己和张家飞的骨肉。

就在肖有德孤身一人孤独无助地挺着大肚子,在深山里艰难地行走,不知走向何方时。她在一条山沟里遇到了重伤的红军战士杜廷仁。相互询问之后,他们两个竟然都是四川通江县人。战友加老乡,两个人都是无比的激动。那名伤员身上有十几处刀伤、枪伤,右臂被子弹打断,肚子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只能用自己的右手使劲捂住肚子上的伤口。在这样的境地遇到自己的战友,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奇遇。

两个战友在深山里结伴,面临着极其严酷的考验:一个即将分娩,一个遍身是伤,没有吃,没有喝,更没有医药,面对着无边的寒冷,难忍的饥饿,还有马敌的搜捕……他们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暂且安下身来,白天出去讨饭,晚上在山洞里过夜。

过了些日子,肖有德在这山洞里生下了她和红军烈士张家飞的孩子,是个男孩。肖有德把婴儿抱在胸前,泪眼涟涟对逝去的丈夫说:“家飞,我一定把你的骨血养大成人!”

肖有德和杜廷仁在深山里患难与共,相依为命,苦难的日子让他们的战友情、老乡情演变成了相濡以沫的夫妻情。他们为孩子取名杜显富,商量决定不管有多么艰难,也要共同抚养好烈士张家飞的孩子。

他们两人一直在祁连山中靠要饭生活,真是受尽了苦难折磨,但他们顽强地活了下来。1939年,肖有德生下了她和杜廷仁的女儿。添一个孩子,生活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能把烈士的骨血抚养成人,夫妻两人忍痛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了民乐南古乡一个名叫岳守善的人,取名岳英香。按照答应岳守善以后不能在民乐一带再乞讨的约定,换得了一块银元、三斗青稞。两人带着孩子一路向东乞讨,来到山丹大马营乡二马营子东面山坡上的官墩山上,找了个窑洞定居了下来。

因伤而残疾的杜廷仁只能呆在窑洞里照顾孩子、做饭、缝缝补补;肖有德每天外出乞讨。接着,他们的二儿子杜显贵、三儿子杜显荣、女儿杜珍月相继出生。为了生计,夫妇二人又决定把女儿送给大马营双泉村周家墩的一户周姓人家做养女,改名周兰芳。

1949年解放后,夫妇二人分到了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而且担任了村干部,工作很出色。1960年,肖有德因病离世,1992年4月,杜廷仁去世。杜显富,长大成人后,一直在四川通江县务农,1961年成家,1990年去世,生有5个孩子。

3、卓玛再次走向祁连山

1937年晚春的一天,山丹县衙掌案赵爱国家里的管家赵文斗,救助了两位被马家军团丁追赶的女红军,把她们让进一个无人居住的房子里,照顾她们饮食起居。早在红五军驻守山丹时,赵文斗就被红军的所作所为感动,同情红军,并多次从城墙的狗洞里钻出去给驻守在大佛寺一带的红军送信;红五军西进时,他还赶上大车为红军送过重武器和伤病员。

到了这一年的端午节,赵文斗的儿子赵定国打算去城里找父亲,从李桥一路乞讨来到县城西门外时,被一户家道殷实的人家收留做干儿子,这户人家只有邑大妈一人。过了没几天,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年前女子也来到邑家讨饭,当看到家里只有母子二人时,恳求邑大妈收留。好心的邑大妈一看这个女子,就知道是流散女红军,便答应了她的请求。女红军名叫卓玛,来自四川阿坝,比赵定国大两岁,不久,他们就住在了一起,他们互相关爱,一起劳动一起吃饭,生活温馨而又安宁。

有一天,卓玛让赵定国去城里看看,有没有说外地话,在城里要饭吃的人,有可能就是她的战友。非常巧的是,赵定国在城里碰上了在县衙掌案家做管家的父亲赵文斗。互相交流知道,找掌案家住着两位女红军,一位是汉族,一位是藏族。

卓玛知道消息后,要赵定国带上她珍藏的灰色红五星帽,去找那两个女红军,并告诉他:“我们红军什么都可以丢,但帽子是决不能丢的!因为帽子是我们身份的重要证明。”

时间到了秋天,地里庄稼都快收完了。三位女红军计划着要离开山丹去找部队。

为了安全出城。赵文斗借给掌案家送煤的名义,用煤车将两位女红军送出山丹城,来到邑大妈家和卓玛汇合。

祁连山,是她们当初打仗失散的地方,他们要去看看在那里坚持打游击的战友们是否还在?她们的部队是否还在祁连山里?邑大妈送给她们一块毛毡,剪开后每人做了一双鞋,又用剩下的毛毡各自做了一双毛毡鞋垫。她们带了够吃五天的小米、馒头和盐块,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她们给邑大妈和赵定国写了便条,大意是等到革命胜利了,可以拿着便条去找政府。

第二天天没有放亮,卓玛跪下给邑大妈磕了几个头,几位女人抱头哭在了一起,难分难舍……几个月下来,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卓玛三人寻找部队的意志坚定,赵定国无法挽留心爱的妻子卓玛,只好套上马车,把她们藏在马车里送过平坡煤矿,一直来到民乐地界。看着她们三位女红军的身影渐去渐远,消失在通往祁连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