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征历史

红军长征在会理

2020-08-18 从头越 红军长征在会理 浏览1399
——摘自《红军长征过会理》有删改
一、红军长征在会理概述

1935年5月3日晚,军委纵队干部团五营二连,在连长肖应棠的带领下奇袭皎平渡口,机智地夺取了渡口和厘金卡。随后干部团连夜过江,翻越中武山,打垮了前来阻击的敌人,为主力部队渡江北上打开了通道。
军委在山洞中设立渡江司令部,制定了《渡河守则》,并寻找到七只大船和三十七名船工,昼夜不停地组织部队渡江。从5月3日到9日止,中央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顺利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5月7日至10日,九军团从云南东川树节渡渡过金沙江。

5月4日占领通安后,5月8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到达会理城郊,9日,红三军团和干部团完成对会理城的围困。此后,中央纵队、一、五军团陆续到达会理城郊,完成布防。9日至14日攻打会理城,但未能攻克。

5月12日下午2时,在会理城东北郊的铁厂村,召开了入川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

5月18日,红军全部离开会理境内,向西昌方向前进。

红军在会理的15天里,足迹遍及31个乡镇,先后建立了贫农团、赤卫队等群众组织。

红军长征经过会理,会理老百姓父送子、妻送夫,全县有五千多名贫苦农民的子弟参加了红军队伍。


二、大事记
1、巧渡金沙

干部团巧夺皎平渡,占领通安州,为红军主力渡江打开了通路。陆续而至的红军部队在渡口附近努力搜寻,找到了七只木船,大者可渡三十人,小者可渡十一人。由于水流太急,无法架设浮桥,两万多红军渡过金沙江,全靠七只木船往复运渡。为此,中革军委组成渡河司令部,专门负责指挥渡河工作,并在两岸燃起木柴,昼夜渡江。


所有部队到达江边之后,一律停下待命,接到通知后才能向前行,按着指令上船。每船不但规定所载人数及行李担数,还标明座位次序。上船时,人员呈一路纵队依次而上,每船并派有船长,负责维持船中秩序,上至司令员下到普通战士,一律听从渡河司令部及船长的指挥。由于周密筹划,精细指挥,所以虽人多船少,时间紧迫,但红军渡江时却是井然有序,快而不乱。

对于船夫,红军则细心照顾。第一天渡江时,仅有十八个船夫,后来增加到三十七人。除进行革命道理的宣传,红军对船夫从优付报酬,每天五块大洋,吃六顿饭,餐餐有肉。而指挥渡江的红军人员,却每餐只有青豆果腹。船夫们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因而对红军充满热爱之情,有的船夫就此加入了红军。

中路红军在皎平渡渡江时,另外两路红军则在龙街渡、洪门渡继续受阻。中革军委命令红1军团、红3军团迅速赶往皎平渡。红3军团部队首先到达皎平渡,并立即开始渡江。红1军团距皎平渡距离较远,5月5日接到电报后,林彪和聂荣臻立即令部队出发,沿着江边小道,赶往皎平渡。

在红军主力渡江的过程中,蒋介石也从空军的侦察报告中搞清了红军的渡江点是皎平渡渡口。但薛岳的主力已经向元谋方向前进,只有万耀煌的第13师距皎平渡最近,他遂令万耀煌率部全力追击,同时令周浑元、吴奇伟纵队迅速向万耀煌师靠拢。万耀煌师拥有两个旅六个团,虽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万耀煌却非蒋介石的亲信,根本不想为了给蒋介石卖命而把自己赖以生存的老本赔上,行动迟缓。5月3日,万耀煌师到达团街,继续向北推进,很快与殿后掩护的红5军团在禄劝县石板河村附近接触,展开了激战。

红5军团扼守有利地形,节节抗击,并乘万耀煌师孤军冒进发起反击,击溃该师先头团。万耀煌一遭到红5军团反击,立即将全师收回到团街固守不进,却给蒋介石发报,谎称在前进道路上尚未发现红军踪迹,6日又继续发报,称经过一天侦察,前方依旧没有发现红军,准备转到其他方向协同友军“围剿”红军,然后率部后撤。蒋介石接电后大怒,派飞机给万耀煌投下“限即刻到”金沙江渡口的手令,严令其立即向皎平渡方向攻击,否则将军法从事。万耀煌这才不得不率部再次回到团街,并向石板村方向攻击前进。

万耀煌师在团街附近徘徊两天,正好给了红3、红1军团向皎平渡转进的时间。红1军团昼夜兼程,行进一百二十多里路,终于在7日赶到了皎平渡。一直担心红1军团无法及时过江的毛泽东见到林彪与聂荣臻后,长出一口气,说:“你们过来了,我就放心了。”

红3、红1军团部队的渡江行动紧张有序地进行。毛泽东一面令红3、红1军团加快渡江速度,另一方面则派总政治部副主任李富春赶赴红5军团,令其坚决阻击敌军,确保红军主力过江,并要李富春转告红5军团全体官兵:“中央相信5军团是能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的。”

红5军团是由宁都起义的西北军部队改编而成。经过红军熔炉的锤炼,早已成为了一支作风勇猛、善打防御的铁军。长征之后,经常担负殿后掩护任务,屡建功勋。接到中革军委的命令后,董振堂军团长代表全军团官兵表示:“人在阵地在,坚决完成任务。”

5月8日,龙云、薛岳联名电告周浑元、吴奇伟、孙渡,令三个纵队一齐向“石板河一带之匪竭力压迫,乘其半渡而击之”。蒋介石也亲自给部队打气,乘飞机督察部队前进,每到一地,均令部队以团为单位在驻地空旷地点集合,蒋介石乘飞机低空巡视一圈,然后投下手令,要所有中央军部队必须绝对服从薛司令官指挥,继续渡江北进,如有违者,军法严办。

万耀煌在蒋介石的严令之下,开始加大兵力,向红5军团全力进攻。红5军团沉着迎战,坚守阵地,未使国民党军前进一步,并在作战过程中,先行将伤员全部送至渡口过江,然后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交替掩护,撤出阵地,以急行军赶到皎平渡,迅速组织渡江。

5月9日,红5军团全部渡江。两万多红军主力至此全部渡过金沙江。单独行动的红9军团则由水城地区西进,于4月27日攻占宣威,缴获大量物资。在完成牵制敌军任务后,也在东川(今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地区渡过金沙江,并沿金沙江西岸布防,掩护红军主力行动。

红军渡过金沙江两天之后,万耀煌的第13师先头别动队方到达皎平渡口。而薛岳的其他部队则在红军过江七天以后才尾追到江边。此刻渡口已经空无一人,红军主力早已在会理地区休整完毕,向西昌而去。薛岳等人只好望江兴叹。
过江之后,黄镇等人编写了题为《破草鞋》的活报剧,热情地歌颂了红军巧渡金沙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的光辉胜利,辛辣地讽刺了敌人追击千里,只捡到红军几只破草鞋的可悲结局。红5军团“猛进”剧团排演此剧在部队巡回演出。红军官兵观剧后,无不捧腹大笑。
云南王龙云被红军从他鼻子底下顺利地由滇入川,心中且喜且惧。喜的是红军始终没有攻打昆明,滇军实力也未受到任何损失;惧的是蒋介石见罪,借题发挥,削弱他的权力。于是,在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当夜,他电告蒋介石,红军“已过江无疑,闻讯后五内如焚……实职之调度无方……唯有请钧座将职严行议处。”接着将他派去销毁沿江船只的参军孟智仁以“贻误军机”处死,为自己开脱了责任。事已至此,蒋介石也无可奈何,如果要追究责任,首先是他的判断指挥失误,因此只好不了了之。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经过近四个月的转战,终于完全跳出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包围圈,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毛泽东的作战指挥天人合一,出神入化,书写出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令人叹服。连一向高傲自得、看不起毛泽东“游击主义”的李德也心悦诚服,在他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国纪事》中写道:“渡过金沙江以后,在战略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有利的局势。”(《长征记》)


2、围攻会理城
1935年5月7日,三军团全部渡过金沙江后进至通安,中革军委遂将三军团调整为前卫,令干部团随三军团行动,向会理进军。5月8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到达会理城郊;中革军委命令彭德怀杨尚昆指挥三军团和干部团围攻会理城。5月9日,三军团占领会理城比关,并与干部团完成了对会理城的国困。此后,中央纵队、一、五军团陆续进至会理城郊,并完成布防,将会理守敌刘元塘部牢牢地围困于城内。三军团在围攻会理城期间,于城西景庄庙大殿内设立了攻城指挥部,并以干部团和十团围城,十一团攻打东门,十二团攻西门。5月9日晚。担任主攻的十一团,在团长王平的指挥下对会理城东北角发起了首次攻击,因城墙坚固,敌人防守严密,攻城未果。10日晚强攻仍然未克,5月11日,彭德怀遂令工兵在东、西关挖坑道为爆破城墙做准备。12日晚坑道爆破末成,14日晚,三军团对会理城发起总攻,十二团在西北角城墙实施爆破,并炸塌一缺口,突击队趁势发起突击,宁敌刘元塘亲自奉部堵击,红军攻城部队激战整夜,未能攻克。围攻会理城保证了红军在城外的休整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顺利召开。


3、召开会理会议

为了总结遵义会议后实行的新的战略方针,統一领导核心的认识和研究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党中央于1935年5月12日下午2时,在会理城东北郊的铁厂村,召开了入川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
会议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的新的战略方针,批评了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期间,中央和红军领导层中出现的离心倾向,并决定越大渡河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会议还任命刘伯承同志任先遣司令,利用他在川军中的声望和熟悉地理民情等有利条件,为全军开路。会理会议是遵义会议前后系列会议中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它肯定了遵义会议后实行的新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进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维护了中央和红军领导层的团结。


三、会理概况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攀西腹心地带,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会川。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建县,距今已有2129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融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会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118个、全省第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会理全县已形成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加现代流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10+2”产业构架,会理已成为全国石榴、黑山羊第一大县,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第三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全省铜业第一大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经济林之乡、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发展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在会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川风滇俗,蜀礼云情,两种地域文化,两种人文情节,多种民族风情交融互补,和谐演进。汇川滇之精粹、集彝汉之优长,再加上县境内傣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一种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乡土文化逐渐形成。
会理的非遗文化多达29种:造纸、制香、大号唢呐音乐、饵块制作、彝族山歌、彝族火把节、彝族泼水节、彝族“祭龙节”、彝族刺绣、农家九大碗、三迭水、彝族蹢脚舞、端午节习俗、红铜火锅制作、绿陶釉手工技艺、傈僳族舞蹈、彝族歌谣谚语、彝族民间故事等。
其中,大号唢呐主要分布在会理南部关河乡的黑依村、官村,西南部的小黑箐乡白沙村的会理彝族。长号唢呐乐舞是会理民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大号高亢雄浑,唢呐清脆嘹亮,两种铜制彝族吹奏乐器一长一短,独具风格,乐声互相交融,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长一短的姊妹器乐,吹奏的都是本土古朴、典雅、热烈的曲调,各族人民百听不厌,是本地婚丧嫁娶,热闹助兴,哀挽悼念,烘托场面的主角。
大号唢呐吹奏者都是彝族,这些民间乐手被人们称之为“吹师”“鸣响师”“抬轿行”。他们多以家庭为单位,三分之二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一时间应聘外出从事演奏服务。他们在吹奏时没有乐谱,也没有识谱、记谱能力,技艺传授完全靠口授心记。要学会吹奏,记牢一整套吹奏曲牌,一般要花上十余年时间。他们是一支不脱离土地的农民乐师队伍,没有架子,服务周到,因此在周围的区、乡,在会东、攀枝花市米易县一带颇有名气,深受群众欢迎。
目前,彝族大号唢呐已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的一张文化名片。但凡省、州、县举办的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2005年8月在第二届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蜀风神韵四川民族民间艺术展演中获民间艺术传承金奖。2009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获“太阳神鸟”银奖。
红铜火锅不仅是会理的特产,其制作工艺更是独门手工绝活。会理制作红铜火锅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鹿厂冶炼出来的红铜最好,含铜约80%,还含有20%的金、银等金属,所以鹿厂手工制作的红铜火锅最为有名。在鹿厂老街有几十家专门制作红铜火锅的手工作坊。民国时期,老街就因制作红铜火锅而得名“打铜街”。
一件红铜火锅,由锅座、锅槽(包括烟囱)、锅盖三个部件构成,锅座与锅槽部分用插销连接上,一般重4公斤左右,拆卸和携带都很方便。
据有经验的老手工艺人介绍,制作一件红铜火锅,从冶炼热锤将铜坯进行反复锤炼、打薄,制成毛坯,到冷锤打成产品需要六万锤。如今,红铜火锅已远销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