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景点

习水县长征遗址

2019-07-20 admin 从头越 浏览1730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

土城旅游资源富集,可以用“古、红、绿、白”四个字概括。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始置平夷县,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在此建滋州,领仁怀、承流二县(即今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地域)。元末明初,街民在改造房屋时发现了大量土城墙,故名“土城”。土城“山明水秀、地坦人稠”,水陆交通便利,系古时“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历史上商贾云集,是赤水河中游的政治、经济中心。秦币、汉砖、古陶、汉墓、宋酒窖、古盐号、古船帮、张半单宅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呈现出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土城素有“川黔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26年前后建成九龙囤等四大军事囤堡。2005年9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土城,是一块红色圣地。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28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土城亲自指挥青杠坡阻击战,红一、三、五军团和干部团参加战斗,战斗十分惨烈。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和两百多位将军当年亲自参加战斗,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前线指挥。下午,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改变行军计划。1月29日拂晓,红军以土城浑溪口为主要渡口,挥师一渡赤水河,揭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辉篇章。土城(青杠坡)战斗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战,土城是四渡赤水河第一渡口。为弘扬长征精神,积极启动红色旅游,于2005年9月建成四渡赤水战役陈列室,为红色旅游开发奠定坚实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土城重建四渡赤水纪念馆,于2007年7月9日竣工开馆,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再现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展现毛泽东平生军事指挥的重意之笔。2006年被团中央列入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土城渡口纪念碑等四渡赤水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全国文保单位。

2、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不久,数十万国民党军向遵义地区发起围攻,企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以及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并在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川黔地区“围歼”红军。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习水发起青杠坡战役,进行了长达62天的转战。青杠坡战役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红军化被动为主动、转败为胜的经典战例之一。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伤亡3000多人,歼敌3000多人,红5团政委赵云龙等10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为纪念青杠坡战役牺牲烈士,陵园于1980年始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有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群、战地医院遗址等。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3、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导艺术中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红军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主战场在习水,有第一、二、四渡在习水县,红军在习水运动达62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纪念馆由-原副主席张震同志题写馆名,在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内陈列展出,旧址为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战史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辅助陈列包括“四渡赤水精神,光耀革命老区”专题书画展,彭德怀、-同志住室复原等。馆内收藏红军文物300余件。纪念馆旁还有红军植下的银杏树一对,每年秋季雌株都果实累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贵阳—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泸州”精品线上,地处川黔渝旅游“金三角”腹地,周边景区有习水的中国丹霞谷、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四面山,四川黄荆老林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周边景点主要有一渡赤水河浑溪口渡口、青杠坡战斗遗址、红色土城古镇,小坝生态景区。

4、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荣获2009年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土城,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有着厚重的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积淀,现有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红军总参谋部旧址、毛泽东住居等多处全国文保单位。在土城老街上,有当年红军长征时女红军驻扎的女红军街。女红军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那样坚苦的条件,她们克服和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为了传承女红军精神,发掘土城的红色文化,习水县委、政府决定在土城古镇新建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选址在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女红军纪念馆展陈陈列大纲由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红色旅游网总编江山撰写。女红军纪念馆展陈形式设计由清华工美高级美术师郑文胜设计。展馆共分两部分,分别介绍红一方面军32位女红军的事迹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女红军的长征事迹。馆中展出无数女红军中最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红军的事迹。其中红一方面军30位,她们是:蔡畅、贺子珍、康克清、李坚真、刘英、李伯钊、刘群先、邓六金、危秀英、谢飞、杨厚珍、吴富莲、廖似光、吴仲廉、周越华、钟月林、钱希均、金维映、刘彩香、危拱之、甘棠、萧月华、曾玉、李建华、王泉媛、丘一涵、陈慧清、李桂英、谢小梅。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5位:李贞、陈琮英、蹇先任、蹇先佛、马忆湘。红四方面军8位:张琴秋、汪荣华、林月琴、王定国、陈真仁、张文、何莲芝、贾德福。红二十五军2位:周东屏、戴觉敏。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前,有一座高三米多的雕塑“浴血天使”。整座雕像为一个半跪姿、怀抱襁褓的女红军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女红军博爱的母性与不畏艰难的斗志。

5、梅溪河战斗遗址

梅溪河战斗遗址,位于习水县良村镇梅溪河村,离良村镇4公里,离习水县城24公里。悬岩耸立,溪水从数十米深的谷底潺流,溪间仅横一座不到两米宽的石板桥,两边只有一条石板路盘向山垭,十分险峻,是通向习水县城的重要关口.1935年1月24日,为了保证中央纵队顺利通过,红5军团前卫部队三十九团在梅溪火石垭、沙湾一带的高山上筑好工事,挑选30多名优秀射击手,凭借险峻的岩石阵地,阻击川军。是日,川军郭勋祺部前卫第1团从良村沿大路向梅溪九岩坝扑来,2团和3团分别包抄通往吼滩、响洞子的山路。在九岩坝到响洞子长约5华里的大山上,川军密布,仅与红军隔着一条梅溪河,双方展开激战. 战斗打响后,川军集中猛烈炮火,企图冲过石板桥。由于红军顽强反击,川军伤亡甚重。郭勋祺遂将响洞子的兵力抽调一个团增援九岩坝。驻守火石垭的红军乘其不备发起冲锋,川军措手不及,被击退到良村场。红军停止追击,川军又返回响洞子,红军死守阵地,川军只能远远地用机枪向红军阵地盲目扫射,不敢前进一步,是日,从吼滩向东皇行进的红军中央纵队,全部通过梅溪河,进驻东皇殿。


6、仙人关战斗

1935年1月24日,红军中央纵队到达大烂坝,在距县城三十多里的程寨仙人关,红军遭到川军和民团的阻击,程寨右临习水河,左侧悬崖绝壁,敌军在这带狭窄的通道上占据仙人关有利的地形阻击红军,红军久攻不下,军团长罗丙辉亲临前线指挥,采取迂回智取的战术破仙人关,将程寨守敌击溃,同日下午5时,9军团攻占老县城官渡,民团退守长沙镇。

7、二郎滩背水战

1935年2月18日傍晚,彭雪枫率领的红三军团先锋团第十三团赶到二郎滩西岸。19日晨,红十三团在红十二团的配合下,背水迎战。红军发起猛攻,抢夺李家岗,侧击仓谷顶。主力分兵三路:中路由大坡向上迎攻把狮坳;左路从大牛窝、沙井等处迂回直插麻坪;右路经竹林、大地、工加湾迅速攻下把狮坳,黔军残部向桐梓方向逃去,红军乘胜追击取得胜利。这一仗,红军俘敌五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器械千数以上。

8、三锅桩阻击战

1935年元月27日,留守隆兴的红三军团第十五团,奉红军总政治部发出的《总攻训令》后进至三锅桩,阻击自东皇殿而下的川军21师独立旅第十五团。战斗从27日傍晚在薄刀山接火,28日拂晓在漏风垭两侧展开,相继在三锅桩、马鞍山、白善土、大坳口一带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当日下午撤出战斗,红军移师土城。在战斗中200多名红军战士献出了生命。但却成功地阻击了川军,粉碎了川军企图从青杠坡战场背后袭击红军图谋,有力地配合了青杠坡战斗,为一渡赤水赢得了时间。